走近廣州大劇院的時候,我突然有種來到科幻片場景的感覺。

OH_01.jpg

廣州大劇院坐落珠江河畔,外形很像兩顆大卵石,而這兩顆好像外太空來的大卵石裡有可容納1800個座位大劇院,還有可容納400個座位的多功能廳,以及排演準備廳、大堂等空間,

廣州大劇院由著名女建築師Zaha Hadid 所設計,2010年完工開幕,是Zaha在中國的第一個設計並建成的建築。Zaha是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建築師,擅長流線造型建築的她,總能創造強而有力的建築,這些未來風很強的建築只要換個角度看,就變了模樣,好像什麼有機生命體一樣。

我想,廣州大劇院是Zaha Hadid有機建築風格的很好範例。

OH_02.jpg

OH_03.jpg

OH_05.jpg

Zaha在設計廣州大劇院的時候,應該沒考慮到中國的施工水準,或是使用材料的限制,結果讓大劇院只可遠觀,不可近看。

廣州大劇院的建築外皮由許多三角形花崗岩拼成,而廣州大劇院有許多曲面,當曲面半徑越來越小的時候,再也不能用平面的花崗岩拼貼,得變成有弧度的才行。工人可能一邊切石頭,一邊罵髒話吧。所以,大劇院的外皮出現了不少破損的花崗岩,凹洞也產生了,好像碎掉的陶瓷一樣。

如果材料換一下,用預鑄混凝土的話,會不會至少在施工上容易些呢?

去除碎裂狀況外,灰色花崗岩很容易殘留水痕,所以廣州大劇院的外觀並不像照片或是效果圖所呈現的金屬未來感,反而看起來很老舊,很髒的感覺。現在才完工三年呢。

OH_04.jpg

花崗岩碎裂的狀況不僅出現在立面上,地面的鋪磚也常看到殘破的狀況。不知道到底是材料不好,還是施工很差,還是廣州人都體重爆表所造成的?

OH_15.jpg 

好像為了耍帥而設計的扭轉造型排風口也是一個明顯的失敗。這個在效果圖上應該很漂亮的細節,卻不知堅持什麼的繼續用花崗岩當材料,最後碎裂了,得用黏劑黏著,或甚至用鐵絲捆綁起來,感覺好尷尬,好可憐。

OH_06.jpg

OH_07.jpg

OH_08.jpg

還是不要近看,遠遠地欣賞廣州大劇院吧。

走到大劇院的一側,建築體變成坐落在小丘上,綠色的草皮讓建築體變得白皙,也在午後豔陽下閃著光芒,挺漂亮的。身為景觀設計師的我們,自然開始研究起這裡的景觀。只可惜這裡的景觀純粹為了襯托大劇院的建築體而存在,所以沒有啥設計,只有簡單以草坡以及邊緣的綠籬處理而已。

OH_09.jpg

OH_10.jpg

回過頭來,可以看到剛剛才造訪的廣州國際金融中心(四季酒店在頂樓),高高地聳立在珠江新城的建築群中。

OH_11.jpg

這時的大劇院建築邊緣出現了鏡面水池,所以大劇院變成坐落在水邊的大卵石了

OH_12.jpg

我們迎著夕陽,走上大斜坡,登上大劇院的另一面。斜坡的一旁是地下停車場,或是商鋪,空蕩蕩的,有種死城的感覺。

OH_13.jpg  

OH_18.jpg

走上平台,大劇院的模樣又變了個模樣。在這裡可以看到較多的玻璃面,應該跟採光方向有關係。

OH_17.jpg

OH_19.jpg

OH_20.jpg

OH_22.jpg

OH_24.jpg

到這裡的時候已經超過參觀時間,而即使我們再怎麼央求警衛,他還是不放我們進去,所以我們只能貼著玻璃拍幾張室內照片。

OH_21.jpg

大劇院的廣場上不時出現雕塑,造型跟風格各異,不確定是長期展示或是臨時性放置的。

OH_14.jpg

OH_16.jpg

OH_23.jpg

不能進入大劇院參觀,距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要做什麼呢? 我們決定在大劇院飛起來......。畫面上這三個人,兩旁的是主管,中間則是很愛耍脾氣但是設計能力超強的真先生,三人試了好幾次,拍了好幾張表情詭異的照片,最後終於成功了。大家請掌聲鼓勵。

OH_25.jpg

OH_27.jpg

OH_28.jpg

OH_26.jpg

大劇院附近有個花城廣場,花城廣場分為4層,地面層為大型綠化公園和開放式活動空間,地下一層為地下人行道、車行通道(隧道),旅遊大巴停車場以及地下商業城;地下二層為小汽車停車場(約3000個車位);地下三層為旅客自動輸送系統。

走在地面層的時候,並不會意識到地下層的這些功能,只會感覺是個花園大道。 

OH_29.jpg

花城廣場南北長約1公裏,以大草地和花帶為背景,種植了超過600棵大樹和古樹,成為廣州面積最大的市民廣場。我想如果天氣不這麼熱的話,廣場應該會有很多人在跳土風舞吧。

OH_30.jpg

OH_3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a 的頭像
    Sophia

    Sophia & The City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