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這裡!!!」我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地點,大聲的宣告。
那是靠近大三巴牌坊附近的小巷子,短短的一條巷子裡有什麼吸引我呢? 不是因為那裡有啥名店或是小吃,而是因為這條巷子的名字「戀愛巷」。這麼浪漫的名字,有著少女心的我當然要去瞧瞧啦。
戀愛巷的名字來源於其葡文名稱「Travessa da Paixão」。「Paixão」可解釋為迷戀和激情,但根據附近街道比如大三巴右街的葡文名稱,「戀愛」的本義是耶穌受難,也就是英文的Passion的意思。不過不管原來的宗教性意義是激情還是受難,既然它叫做戀愛巷,那對我來說就是充滿粉紅泡泡以及滿天小花的意思,少女們不去不行啦。
「哇,好可愛!!!」一走到這裡,珍妮佛大叫了出來。
戀愛巷是條人行徒步區,短短的巷子大約五十米長,巷子兩旁的建築以粉紅、鵝黃為主色,精緻漂亮的裝飾風立面搭配明亮又柔和的色彩,真是會讓人忍不著大喊卡哇伊!!!
戀愛巷的底端可以看到大三巴牌坊喔。
巷子底端的牆面被觀光客用立可白留下了愛的留言,挺沒水準的,不過讀一下倒是挺有趣的。從留言看來,留言的人不只有熱戀中的小情侶,還有為情而傷問著情為何物的人。唉唷何苦呢,來到這麼可愛的地方,大家拍照開心就好了,別想太多啦。
離開戀愛巷,我們穿過大三巴街,試圖往其他景點走去。這時候的大三巴街擠滿了觀光客,買手信的、拖著行李的、在一旁烤著肉乾叫人試吃的阿伯、很茫然不知道為何大家都要推來擠去的鬼老觀光客,充滿能量充滿嘈雜的大三巴街巷,需要用盡全力集中精神才走的過去。
大三巴街的盡頭出現了女媧廟。很不起眼的黃色建築,大門緊閉,外牆邊還堆了垃圾,好像被遺忘了似的。
據說女媧廟最初是由青樓女子集資興建成的。傳說中的女媧,用泥土做人分為男女,所以便有男女結合的婚姻,所以女媧是掌管姻緣的「媒緣之神」。青樓女子希望總有一日可以從良,所以供奉女媧以求得到庇佑。
青樓女子所建立的女媧廟正殿於1914年焚毀,正殿曾未重建,現在所看到的女媧廟是當初的副殿部分,外型很不像廟,比較像是一般的二樓洋房。雖然位處於大三巴街街底,熱鬧的街市之中,女媧廟的香火卻不鼎盛,每天的開放時間也很短,所以我們無法進入參觀。
可惜啊,我很想問問女媧我的姻緣何時會到呢。
-------------------------------------------------------------------------------------------------------------------
2013澳門一日遊 (請按以下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