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Renee離開香港後,我少了一個朋友可以跟我一起逛街一起吃美食,害我好孤單。這周末Renee回香港玩,我趕緊抓住機會與她到處逛到處吃。星期六的晚上,我們兩個到了銅鑼灣,準備與她的友人聚餐。
我們本來要吃一間叫做「越華會海鮮小館」的餐廳,結果幫忙訂位的人訂錯地點了,所以我們只好換地點,來到隔壁的「喜記避風塘炒辣蟹」。
這附近有許多賣避風塘辣炒蟹的餐廳,喜記的門口也擺了好多大螃蟹,很厲害的樣子。喜記是從大排檔起家的,後來在銅鑼灣的謝斐道開了總店,以古色古香的裝潢迎接食客。喜記的門口貼了好幾張明星照,似乎也是間著名餐廳。只不過相對於隔壁的越華會門口排滿人潮,喜記卻很冷清,店內還有許多空位。
我們坐下來,點了好幾道菜。不過我們沒有點螃蟹,因為聽說一隻要五百港幣,所以只有點其他海鮮。
這裡的椒鹽鮮魷炸起來不夠酥,吃起來軟軟的,很普通。
風沙雞的雞肉很嫩,可是卻有點鹹,感覺要配白飯吃才行。
莧菜搭配大骨湯、鹹鴨蛋的一道菜,依然很鹹。不過我想鹹鴨蛋很鹹是應該的。不過我們吃了幾口,Renee發現她的菜上面有許多小小的菜蟲! 我吃菜都沒在看的,可能已經吃了許多到肚子裡了吧。我們向服務生反映,服務生馬上把這道菜撤走,幫我們另外做一道以菜心為主的素菜。不過我沒再碰那道菜就是了。
哀,依然好鹹好鹹。我硬吃了幾個花蛤,最後放棄了。喜記是怎麼回事,鹽不用錢的嗎?
這是我沒吃過的菜色。我以前只有吃過粉絲蒸扇貝,沒見過這種又細又長的貝類。這貝殼比我手掌還要長,可能有至少二十公分長。
原來這東西叫做蟶子,英文叫做Razor Clam (剃刀貝) 或是Bamboo Clam (竹子貝),都是以她的外型命名的。蟶子似乎是比較北方的貝類,所以我們在台灣沒見過。
蟶子吃起來挺新鮮的,很有彈性,且終於不會死鹹,大概是今天晚上吃到最好吃的一道菜吧。只不過上面的湯汁不夠多,所以要自己舀湯汁淋到粉絲上才會比較好吃。
我覺得,喜記真的.....很不好吃。同桌的人也都深有同感。雖然我們沒有點最著名的辣炒蟹,可是其他菜也難吃得太離譜了吧。難怪隔壁門庭若市,這裡卻還要服務生一直在門口拉客。
Renne實在太衰了,難得回來香港還吃到難吃的東西。還是去喝一杯好了。
---------------------------------------------------------------
喜記避風塘炒辣蟹
- address: 灣仔謝斐道379號1-4號舖地下
- phone : 2893-7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