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美國之前是不會做菜的。

從小,爸媽照顧的很好,總是讓我衣食無缺,家事也不要求我幫忙,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念書。當然,我並沒有好好念書,常常在偷看漫畫或是做白日夢,因此書沒念好,家事也是完全不會,更不用說做菜了。

大學時,雖然已離開父母,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開始學習獨立生活,鋪床洗衣服打掃廁所,但是做菜煮飯仍是一件很艱鉅的任務,感覺像是設計雷射槍一樣,是一個超級專業的領域。至少當時的我是這樣認為的。當時的我也莫名其妙的覺得自己是個新時代女性,不需要學習煮菜來取悅男性。我的未來男友、老公將會是個很會煮菜的好男人,他會負責烹飪,我只要洗碗就好了,這個我很在行。他不會做菜的話,我們也可以買外賣啊,在台灣吃東西這麼方便,夜市、路邊攤的食物都好好吃,香雞排加珍珠奶茶就是晚餐無敵組合,幹嘛折磨自己花時間煮些不好吃的東西啊。我的時間可以拿來做更重要的事,比如看漫畫、看日劇、和朋友唱KTV、坐在無人的山坡上等待流星及外星人,這類的事情。

到了紐約後,我開始學習做菜。這改變並不是因為我突然性格轉變,想要成為小女人取悅心愛的男人,而是因為,我太無聊了。

居住在紐約的生活是很多采多姿的,藝術展覽、跳蚤市場、主題派對、夜店狂歡、春天賞櫻、夏日海灘、冬季滑雪....不同季節不同時期不同活動,讓我的週末假期忙不過來,也讓我的荷包一直呈現扁平狀。為了能週末外出玩耍,星期一到四我都乖乖待在家中看電視,並且避免外出用餐。外食實在太貴了。

當時的工作很輕鬆,我總是可以準時六點下班,所以我的夜晚很長,長到可以看三部電影都沒問題。於是我開始自己做菜,打發一些時間。我從最簡單的蝦仁蛋炒飯開始,慢慢進階到需要比較多步驟的日式咖哩雞飯,親子蓋飯、牛肉蓋飯,多是這種煮一鍋可以配好幾碗飯的菜。

居住在紐約,雖然有中國城可以吃到中國菜,但那些多為廣式料理,我們熟悉的台灣菜很少。我決定自己做。白天上班時,我會想著懷念的菜色,開始上網尋找食譜。留學生在國外待久了,最後都會因為懷念家鄉味開始學做菜,所以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留學生,或是旅居國外的家庭主婦寫的食譜,非常有幫助。下班後,我就依著食譜,到住家旁邊的超市買材料,或是到中國城、日本超市尋找只有亞洲市場才有的食材及調味料。慢慢的,我的廚藝進步了,也開始挑戰較困難的菜色,我學會做台式炒米粉、麻婆豆腐、三杯雞、沙茶牛肉、滷白菜....,都是很南部人的重口味菜色,非常下飯。

我也學會做台式牛肉麵。牛腩牛腱肉以開水燙過去血水後,加水與洋蔥、薑片、大蒜、番茄、白蘿蔔、胡蘿蔔一起燉煮,並丟入幾顆八角,淋上醬油、米酒以及辣豆瓣醬、沙茶醬,所有的食材、香料、醬汁需要一起燉煮至少三小時以上。此時可以利用時間看一片DVD。牛肉湯煮好後,加入另外煮的麵條、燙青菜,灑上蔥花,哇啦,家鄉味的牛肉麵就做好了。燉的軟嫩的牛肉好好吃,蘿蔔也是非常入味,真贊。

這個牛肉麵成為我的招牌菜,我現在還是常會煮來請朋友吃。

CC_01.jpg

每次做菜時我總會煮很多份量,之後只要加熱就可以吃了,省時又省事。不過這種煮法很容易導致連續好幾天都吃一樣的食物,很快就會膩。因此我常邀請朋友到家裡一起吃晚餐,幫我解決食物,順便讓他們當我的實驗品,測試我新學會的料理。

寒冷的冬季,我也會因應天氣做一些去寒料理,比如麻油雞、燒酒雞等。燒酒雞的作法很簡單,起熱鍋子,淋上麻油,放入薑片,雞腿肉拌炒後,倒入一瓶米酒、加入中國超市中買的燒酒雞藥包,燉煮,並加鹽調整鹹度即可。燒酒雞搭配麵線真是冬季無敵料理。

我喜歡將燒酒雞的雞肉沾著豆瓣醬及醬油一起吃。這似乎是南部人的吃法。身為北部人的室友Angel一直覺得我的口味很重,什麼都要重甜重鹹才行。

CC_02.jpg

我邀請了嘉驊跟小藍過來吃。燒酒雞的香味四溢,小藍直接在廚房櫃檯上吃了起來,很有在街頭吃阿宗麵線的架勢。我們其他人,也不遑多讓的在很短時間內就解決掉這一鍋,仍意猶未盡。下次應該要再多煮一點。

CC_04.jpg CC_03.jpg  

我常覺得,我到紐約不是在工作,而是到了中國廚藝學校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