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走在荷里活道上,湧上蘇活區的人似乎少了一些,大家都往某個方向行走。原來,Detour 一年一度的設計展又展開了。Detour 是藝術團體「香港設計大使」,自2006年開始,每年舉辦為期兩週的文化藝術活動,旨為發掘並展出本地年輕創意設計師的才能。Detour也邀請了很多國外藝術家一起參與。去年的Detour展覽在荷里活道上的域多利監獄舉辦 (請按此),今年的活動依然在荷里活道,不過改在前已婚警察宿舍舉行。
前已婚警察宿舍 (Former Hollywood Road Police Married Quarters) 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建築。這棟建築曾是城隍廟、中央書院 (Central School)、維多利亞書院 (Victoria College) 以及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二次大戰時皇仁書院受到嚴重侵襲,淪陷時期更成為日軍騎兵部隊司令部,學生的書桌淪為飼料箱。之後一場大火摧毀校舍頂部,皇仁書院遷移,而這個地方也荒廢了,直到1948年舊校舍拆清,建起兩棟排樓,成為已婚警察宿舍。於1951年建成的警察宿舍,是全亞洲首座興建給員佐級(現稱「初級警務人員」)華裔警員及其家屬居住的宿舍。2000年,政府計劃重新發展荷李活警察宿舍,把原本在此居住的居民遷走,但是發展計畫因為古跡保存、古樹保護等原因而停滯,這裡也荒廢下來。
以前我走經過這裡,陳舊的房舍、似乎把一切都隔絕起來的高聳的圍牆,總是讓我感覺到某種空白,某種失落感。我還以為這棟建築也是監獄,與域多利監獄一樣。不過這棟建築現在因為Detour的藝術展而鮮明起來,湧進的人潮帶來生氣,一切開始呈現莫名的衝突美感。
走進前已婚警察宿舍,左右兩棟廢棄建築裝飾著褂布,中央廣場放置不少藝術作品,底端則有類似台灣鄉間野台的舞台,正以俗氣但是有趣的方式閃閃發亮著。今年的Detour主題是「無用 (Useless) 」。一系列的藝術展覽利用廢料,重整後成為藝術作品,或是實用的傢俱。
亂而無章的綠色棉線纏繞著木結構,這是一個與參觀者互動的藝術品。你可以拿起棉線球,隨意拋射,最後棉線就變成眼前這個蠶繭模樣。
許多廢棄木材拼湊的座椅散置在空地中。躺著坐著靠著,大家都融入藝術作品中。
還有有點詭異的大型兔子及麋鹿小窩。「這讓我想起電影Donnie Darko裡的兔子頭面具誒。」我跟亞娜說。我們兩結伴來看展覽。
還有一個奇怪的小熊腳踏車。乘坐者坐在被開腸解肚 (正確來說是開背) 的破爛小熊中前進,有種詭異的感覺。
離開廣場,我們開始進入一間一間的房間參觀。用廢棄寶特瓶作的燈飾發出柔和的燈光,好像設計師傢俱一樣。
在空中翻轉的黑色方塊,慢慢消失在空間的消點中。
也有莫名其妙出現的燈飾插頭。
我們走上二樓,繼續參觀。
有許多展示似乎是學生的設計作品。比如現在看到這個,各式各樣的形狀從小模型衍生至服飾,最後變成建築。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想法呢。我也看到不少適合萬聖節的裝扮。
另外有一系列跟建築相關的展覽。
諷刺香港的狹小空間,昂貴的房價,以及因此帶來的壓力,這個展場裡以跳房子、電子器材模擬的香港建築模型、攝影圖像來表現。
像是秒針一直跳動的物體,搭配擺著各種姿態的人像,讓這個藝術品產生了動感。
整個房間堆滿廢棄泥沙的展示,讓人摸不著邊。
這間房間則是利用吸管及寶特瓶作成發光體,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掀開黑色布簾,進入的房間是塗上螢光漆,從牆面地面天花板都發出銀河光芒的展示。雖然不是很清楚表達的設計理念,但是那個空間序列以及意想不到的畫面倒是蠻有趣的。
走到這個房間,懸掛著的攝影作品雖然有趣,但是地板上的塗鴉反倒引起我更多興趣。不知道這些塗鴉是專程做出來的,還是早已存在許久的。
懸浮的竹編物品與綠色的房間搭配的很不錯。
最後,我們走到一個擺著路邊攤餐桌椅及食物的房間。桌上還有吃到一半的食物呢。試圖表示什麼呢?
逛完這棟樓,我與亞娜走到廣場上,坐在板凳上欣賞舞台表演。台上站著一個男子自彈自唱,只不過歌唱功力跟我們這些路人在KTV唱歌差不多。「他們到底為什麼要請他來唱啊?」亞娜問我。
「不知道。可能這也是某種藝術表演方式吧。」我說。
休息了一陣子,我們起身,走到另一棟樓參觀。
(下集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