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環的德記潮州菜館,是許多人提起潮州菜便會想起的餐廳,我剛搬到香港時,也曾跟友人到這裡用餐過。那時候,西環感覺是個好遙遠的地方,得花不少力氣才能到達。現在港島線已經通到西環了,而靠近香港大學站的德記潮州菜館也似乎變得更更容易造訪了。今天,就讓我們到那裡去,吃吃潮州菜吧。
不管地鐵有沒有通車,德記潮州菜館一直是個熱門餐廳,所以他的門口總是可以看到這樣的人潮洶湧的排隊場面。
其實德記的室內空間很大,有非常多的桌位,要辦喜宴應該也沒問題。這麼多座位,還需要排隊才可進入,就知道他的受歡迎程度了。
站在德記的入口處,可以看到正在廚房區忙碌的工作人員,以及擺在檯子上準備料理的食材,或是已經做好的菜餚。好像要大拜拜似的,宴席氣氛濃厚。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德記著名的產品鹹檸檬,號稱是西環雙寶之一。鹹檸檬不是潮州菜,而是廣東人茶餐廳中常會出現的東西。醃漬過的鹹檸檬,加入七喜汽水中,成為鹹檸七,據說是個能解咳化痰的飲料。
可能是為了順應香港人口味而做的鹹檸七,成為德記的特色飲料,而喝了喜歡的話,可以買罐裝鹹檸檬回去,自己加七喜汽水喝。
我在德記裡頭還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德記的牆壁上貼了很多紙條,寫著特色菜名。而在這些紙條之間,偶爾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字,比如什麼踢陀的。原來這是潮州俗語,也可以簡稱潮語 (很潮喔),所以看著這些紙條,可以順便學學潮州俗語,比如剛剛看到的踢陀,代表的是遊玩、旅行的意思。
好啦,潮州俗語學了幾個,鹹檸七也喝了好幾口,來吃吃潮州菜吧。
今天一起用餐的人很多,所以我們便點省事的直接點八人套餐,就不用花心思一道一道點了。八人套餐的菜色非常多,包含許多經典潮州菜色比如鹵水拼盤、蠔仔肉碎粥、鹹菜胡椒豬肚湯等。
我覺得潮州菜跟台灣菜很像。或是應該說,許多我們在台灣吃到的料理,受到潮州菜的影響,所以吃潮州菜的時候,能讓我想起台灣味。比如說蠔仔肉碎粥,很像南部的海產粥。或是蠔餅,挺像台灣的炸蚵嗲。不過我覺得台灣的炸蚵嗲比較好吃就是了。或是,潮州菜的鹵水,有的會配一種薑蒜醬,而那個薑蒜醬很像屏東萬巒豬腳的醬,吃了讓我都開始想家了。
我從小就愛吃粥,又很喜歡海產,所以海產粥成為我的最愛食物之一。吃起來很像台式海產粥的蠔仔肉碎粥,很容易讓我一口接一口,一碗接一碗的吃。好危險。
德記的蠔仔餅好大好厚實,不過因為這原因,蠔餅變得比較乾,蠔仔的味道也變淡了。
脆皮糯米釀大腸讓我想起台灣路邊攤的糯米腸。不過我不是很喜歡德記的脆皮糯米釀大腸。可能因為我腦袋裡想的是台灣的糯米腸,結果吃到嘴裡的味道卻不同,讓我失望了吧。
鹹菜胡椒豬肚湯讓我想起媽媽做的鹹菜排骨湯。德記的鹹菜胡椒豬肚湯做得很好喝,裏頭的豬肚又非常有彈性有嚼勁,好好吃。
西蘭花帶子或是上湯莧菜感覺是台式港式潮式都會吃到的料理。雖然似乎不是特色菜,不過我覺得很好吃就是了。
香酥芋鴨應該是平常比較少吃到的菜。香酥芋鴨外皮炸得酥脆,一咬下去則是香濃的芋泥,鴨肉倒反而不是這道菜的主體,只是墊在芋泥下頭的基底。不過,是個整體吃起來很香滑可口的菜餚就是了。
蝦棗也就是蝦丸,炸過的蝦棗有種花枝丸的感覺。
當大家吃得肚子都飽脹無比的時候,最後又送上一道菜。這道菜是潮式凍烏頭,因為魚肉挺好吃的,所以大家即使再飽,還是吃了不少。
正宗的潮州美食宴席,通常會上十二道菜肴,而頭尾菜肴必為甜食,因為潮州人講究「甜頭甜尾」,所以總會用芋泥是作為最後一道壓軸菜出現。既然我們今天吃了這麼多潮州菜,感覺像吃正式宴席一樣,所以也跟隨習俗的點了白果芋泥,為這個潮州菜宴席做結尾。
白果芋泥是將粉芋蒸熟搗成泥,加入白糖水和白果拌炒而成。白果芋泥雖然很甜,但是挺好吃的,只不過它太扎實太黏稠了,所以很難一個人吃下一整份。尤其是我們剛剛已經吃了這麼多東西。所以大家都是拿著湯匙個挖兩個,吃個意思一下。
今天這個德記潮州菜館之行,真是大滿足呢。
------------------------------------------------------------------------------
德記潮州菜館
- address: 西環堅尼地城卑路乍街3號G益豐大廈地下
- tel : 2819 5568
- hour : 11:30-15:00 ; 17:30-23:00 (週一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