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圓山公園區後,我穿過行人地下道,來到美術公園區。
美術公園區有四個展覽館,分別是: 故事館、風味館、舞蝶館及美術館本身。這區也展出世界各國的庭園設計。我先到位在行人穿越道旁的故事館瞧瞧。
故事館
坐落在現代造型的美術館旁,這個色彩鮮豔的建築,總是吸引路人的目光。身為古蹟的故事館,是台灣唯一的英國都鐸 (Tudor) 式建築,花博期間成為展館之一,展示建築本身、花藝作品、以及數百件的古董珍品。
要進入故事館需預約入場卷,所以我只好放棄。我環繞著故事館走一圈,欣賞這個英式庭園,以及饒富生機的自然生態水池。
風味館
涼亭式造型的風味館,是半開放式的建築,僅以竹編屏風來區隔室內外。風味館是美術公園區的輕食區及紀念品販賣區。
舞蝶館
長得類似蝶蛹的大型建築物,是美術公園區的重點展館「舞蝶館」。舞蝶館以竹籃的編織紋理,轉換成幾何圖形,以六角形及三角形的組合,創造一個半透空的建築。舞蝶館為花博園區的主要表演活動場地,可容納1200名遊客在此觀賞表演。
寰宇庭園區
這個區域展示了26個國家、四大洲的特色庭園設計,讓遊客可以在短短的一天,體驗不同的城市風情與景觀。
*新加坡*
鋼構的框架將熱帶植物組成的庭園框景,剛硬與柔美的結合,象徵城市與森林的共生關係。
*夏威夷*
紅艷的夏威夷英文字,栩栩如生的火鶴,瀑布流水,一切就如同遠在地球的另一邊的島嶼一樣,熱情的迎接我。
旺盛的熱帶植物、茅草涼亭、以及張大嘴巴的木雕,我好像來到夏威夷的度假村了。
*西班牙*
我走在園區,突然在這片空曠的草地上,看到這個細網構成的球狀體。原來這是西班牙的庭園展區,名為「記憶的蛹」。如同蠶絲編織的球體,透空的建築,讓室內與室外結合,表現人與自然環境的聯繫。
*日本*
日本庭園前面出現穿著和服的漂亮女孩子,非常引人注目。這些是某大學日語系的學生,應邀來花博表演,表演結束後,他們就直接穿著和服在園區內遊覽,當觀光客,也不自覺的成為觀光景點了。
這些穿著漂亮花朵圖案的和服妹妹們,青春洋溢,讓圍觀的群眾也揚起笑容,也有不少民眾邀請他們一起合照。我看到一個阿伯,坐在和服少女旁拍照,笑得嘴都合不攏,很可愛。
*加拿大*
充滿童趣的粉紅色鯨魚狀建築,是加拿大館,裡面展的是不需泥土即可栽種的植物。
*美國*
美國區運用森林小木屋形象,以溫暖的木材,現代的造型,結合太陽能板的設計,設計出一個具有永續精神的綠建築。
*台灣*
以「知竹常樂」為標題的台灣館,利用台灣原生竹,以手工編織的方式,創造一個優雅的序列空間。我從門口走進去,陽光從透空的竹編灑入,隧道高低起伏,壓縮及放大空間,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桃花源意象,引領遊客進入不遠處的圓頂建築。
我站在圓頂建築中間,抬起頭。建築頂部有個開口,就像是羅馬的萬神殿一樣,讓明亮的光線灑進來,籠罩我的全身。
走出圓頂建築,寧靜的水池上有形似水珠的白色雕塑,靜靜的坐在水面。許多遊客也坐在水池邊,享受微風輕拂過竹林,沈澱、淨化,忘卻身處的都市。
台灣館其實是我以前在台灣工作的公司所設計的。很有禪意,真是不錯。我看完台灣館,隨即離開美術公園區,前往下一個區域。
( 請續看 走馬看花遊花博 (3)-新生公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