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台東行,小C 唯一指定的觀光景點是公東教堂。小C 是念建築的,據她說,這間位於公東高中裡頭的教堂是每個台灣的建築系學生都知道的著名案例,她已經慕名許久了。公東教堂不能隨意進入,需要預約才行(預約辦法請按此)。

「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假日的關係,我們在台東的那兩天都沒開放參觀欸。」試圖預約卻失敗的小C,深感惋惜的說。

「沒關係,我問一下民宿主人好了。他可能知道是怎麼回事。」我說。

威尼斯民宿的主人湯老闆非常熱心,知道我們想去參觀公東教堂,便連絡了他的朋友 (據說是台東的某立委或是議員,是公東高中的榮譽校友),拉了關係,讓我們在即使沒有開放的時候也能進入參觀。真是太好了!!!!!

「你們下午四點以後過去,跟警衛說你們是某某某的朋友。如果有問題的話,就直接打電話給立委好了。」湯老闆說,並在紙條上寫下立委的名字。所以現在我手機裡有某位台東立委的電話了。

下午四點過一些些,我跟小C 在大雨中抵達公東教堂。雖然晚一點來也沒關係,但是我們迫不及待了,所以今天一整天的行程都以「四點得到公東教堂」為目標,在東海岸公路上一路狂飆。抵達公東教堂後,我們興奮的下了車,拍了照,然後才發現這不是學校的正門,所以我們得再戴上安全帽,穿上雨衣,騎上車去尋找正門。

抵達公東高中正門,我們跟警衛說明了要參觀教堂這件事,警衛立刻點頭,並讓我們把車子騎到學校裡頭,停在訪客停車格。「警衛說已經有人打電話來交代過了。」小C說。套關係的感覺真好。哈哈。

正是上課時間的公東高中,冷冷清清的,校園中只有少數幾個學生走動,而我們在細雨中來到了期待許久的公東教堂。

公東教堂長得很不像教堂。要討論公東教堂,可能要先從公東高中先談起。多年前,瑞士籍神父錫質平(Hilber Jakob) 應教會之邀來到台東,愛上了這片土地,想待在此傳教並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便起了成立技術學校的念頭。經過多方奔波募款,得以建校後,錫質平神父邀請到當時尚未知名的瑞士籍工程師達興登(Justus Dahinden) 設計規劃公東高工校園內的各項建築。就這樣,純樸且鮮少與外界接觸的台東,接納了遠從世界另一端來的外籍神父,並採取了完全開放的態度,建設了這個後現代式建築的校區,以及多年後的現在來看依然是很不同的公東教堂。

 

undefined

公東高中於1958年春開工,直至1960年完工,建物包括學生住宿大樓、學生活動中心、學生餐廳、聖堂以及教職員宿舍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當初所建立的綜合大樓。大樓中有實習教室、神父宿舍、以及頂樓的聖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公東教堂。沒有誇張顯眼的建築外觀,而去除屋頂那個不小心會以為是天線的水泥十字之外,公東教堂與一般獨立存在的教堂建築不同,反而像是醫院裡頭的小小教堂似的,被安置於建築的某個角落之中。這樣的教堂長什麼樣子呢?

我跟小C 找到了位在一樓的宗教輔導室,說明了來歷,宗教輔導室裡頭的某位老師便走了出來,開始帶我們參觀。 我們先從一樓看起。一樓樓梯走廊展示了公東教堂的歷史,錫質平神父對這間學校、這個地區的貢獻,以及建築師達興登的背景跟設計想法等。

達興登為了節省建築經費,大膽採用台灣相當少見的「板結構」做為大樓主體設計,所以這棟建築沒有柱子,單純以結構板做支撐,並在解決昂貴的材料問題之餘,將空間更加簡潔的切割劃分,以供應不同的需求。在建築面材上,達興登捨棄了石材或是貼磚 (一樣的是因為節省經費的因素),直接讓混凝土暴露在外。以清水混凝土直接當建築外觀的手法在現在很常見,但在五十年前的台灣,應該是第一遭。當時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法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精良,所以可以清楚看到模板在混凝土上留下的痕跡,但也造成一種特殊的紋理,而充滿水漬以及歷史痕跡的斑駁痕跡亦成為這棟建築的特殊色彩。

「大塊板面之中挖了這些幾何型開孔,讓光線透進來,所以你不會覺得樓梯間很陰暗。」輔導老師說。綠意也隱約透進來了。

大樓的走廊設置了數個排水孔跟伸出立面的渠道,而這種暴露式的處理方式也成為建築立面的特色。

undefined

「建築後方的這種垂直狀的條狀物,有遮陰效果。」沿著樓梯往上走,輔導老師指著建築背面的水泥條狀物說。「以前的建築工法沒那麼好,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已經損壞,鋼筋都露出來。這棟樓有段時間被視為危樓,差點要被拆毀,後來經過校友的募款,才得以保留並且維護。」

undefined

綜合大樓的二樓是教室,三樓是神父宿舍,來到四樓,我們見到了大門深鎖的教堂。 

開鎖,推開沉重的大門,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好像塵封許久,空氣都凝結了似的的教堂,安安靜靜的,非常沉穩的,發出某種溫柔的色彩。好低調,卻好震撼,我發出哇的讚嘆聲,打破了寧靜。

公東的教堂內部承襲建築外觀,運用清水混凝土結構版,組成這個不是很大的空間。室內牆面增加了粗面水泥,粗糙面反而為空間增加細緻的紋理。斜面天花板打破了這棟建築一貫的垂直水平線條,斜屋頂的不對秤式做法為空間產生有趣的分割,並利用天窗的崁入以及牆面的折射導入自然光,讓室內充滿柔和的色彩。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教堂的底端是聖壇。

「這裡無時無刻都會有光線灑進來。」輔導老師說。當然她指的是白天。且即使在這個陰雨綿綿的日子,聖壇依然充滿明亮但不炫目的光線,非常溫柔的,渲染著牆面以及造型非常特別的鑄鐵耶穌像。好像一幅現代派畫作一樣。

undefined 

「從沒看過這樣的耶穌像是吧。」輔導老師說。「因為這棟建築的特殊性,聖堂的與眾不同,所以擺在裡面的基督像也好像藝術品一樣。且你注意看,這個耶穌的手跟一般看到的不一樣。他不是平舉的像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姿勢。不過他的手掌跟腳掌上依然有紅色的印子。」

這樣的耶穌手勢,好像在歡迎人似的。或是在演唱會中,開心的舉起手的模樣。

undefined

聖壇的桌子也是鑄鐵做成。桌子上雕刻了羔羊,以及捧著羔羊的雙手。應該是指上帝救贖人類的意思吧。

公東教堂的藝術氣息,亦可從牆面的彩繪玻璃看出。公東教堂的窗戶與建築外觀搭配,是簡單的幾何造型所挖出來的孔洞,而其中的彩繪玻璃圖案則利用抽象畫的手法,以分割的色塊做出聖經故事圖案, 而造成這個色彩鮮明的漂亮藝術作品。

undefined

undefined

教堂的座椅也很有趣。我蹲了下來,研究座椅的結構。這個座椅是以崁接方式結合板凳木條跟水泥支柱,形成雕塑型但是極具功能性的座椅。

走出教堂,外頭的露臺簡簡單單的,只像個小廣場一般。

  

「來。一起幫我推門,這樣你就知道這門有多重。」輔導老師對小C 說。小C 奮力的推著門,木門逐漸關起,公東的聖堂又回復到那個凍結的空間。

undefined     

與輔導老師道謝跟告別後,我跟小C 站在教堂的對面,繼續欣賞跟研究這棟建築。 

「阿你看,就是那個塔,下頭是聖壇的位置。」小C 說。塔狀建築有不少開孔,可以讓光線折射進去,讓聖壇一直籠罩在柔和的光線中。至於側面看到的那些灰色方框,則是彩繪玻璃的位置。

「從外頭完全看不出來那是彩繪玻璃欸。」我說。

                 

不只是彩繪玻璃,光是從建築外觀,是絕對無法想像她的內部空間是這個樣子的。能參觀到公東教堂,真是太好了。

-------------------------------------------------------------------------------------------------------------------------------------------- 

2014 台東小旅行 (請按以下標題)

DAY1 DAY2 DAY3 DAY4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