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悠悠是2004年在紐約認識的。當時我還住在丹佛,趁著暑假到紐約玩,並克難式的住在朋友家。悠悠是朋友的朋友,所以我也與她短暫的碰了面。再次與悠悠見面,是隔年我搬到紐約後。悠悠跟朋友成為男女朋友,一起住在皇后區的阿斯托里亞區(Astoria)。我到阿斯托里亞看房子時到悠悠家造訪,那時悠悠親切的煮了麻婆豆腐飯給我吃。從小我就是個挑食的小孩,所以我媽最後放棄,總是煮那幾樣確定我和我哥一定會吃的料理。麻婆豆腐不在那個單子上。不過年紀漸長,我對於食物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對於麻婆豆腐這東西也嚐試了。不過那是我第一次在餐廳以外的地方吃到麻婆豆腐。很好吃喔。
雖然同樣住在紐約,不過我與悠悠的生活圈、朋友圈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只有在生日派對這樣的場合碰面。我還記得她穿上啦拉隊服參加我的閃亮運動趴生日派對的模樣。
多年後,我回到亞洲工作,離開了我的紐約,那個我以為一輩子不會離開的地方。我搬到了上海,住了一年,之後搬到香港。現在已經在香港待了一年多了。我很喜歡香港。香港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這裡充滿著矛盾,也滿溢著活力。它是我的亞洲紐約。
今年的九月,我來到了東京。一個與紐約、香港齊名的城市。短短的旅程中,我看到了許多以前到東京旅行時沒見過的東西,嚐到了無法忘懷的美食,也在此巧遇了悠悠。悠悠在紐約住了幾年後,搬到加州工作一陣子,兩年前搬回東京。悠悠是個中日混血,在東京新宿長大,台灣是她第二個家 (應該是吧),因為求學的原因才到紐約去的。我想,這三個城市 (國家) 必定讓悠悠的人生體驗增加不少。且她可以流利的說中文、日文及英文呢。這樣的人說少不少,但是也不是很多吧。
我在東京的這段時間,常利用Facebook的打卡功能讓大家知道我現在到了哪裡,所以悠悠也看到了。「我看到你在我家附近活動欸,要不要出來聚一下。」悠悠在我的Facebook上留言。所以今天,我與悠悠見面,吃了午餐,並一邊觀光一邊聊天,訴說彼此的進展。
我們談到以前在美國工作的事。美國這個國家,表面上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地方,歡迎各個國家、各個種族的人到這一展身手,其實他們也讓這些所謂來實現美國夢的外國人吃了許多苦頭。以我這樣的台灣留學生來舉例好了。我到美國去念書,需要申請學生簽證。學生簽證 (F1 visa) 還挺簡單的,只要你有學校的入學通知書,通常都可以申請到。唸完書了,想要留在美國工作,那才是挑戰的開始。國際學生畢業後有一年的時間找工作,這個叫做Optional Pratical Traning (選擇性的實務訓練),簡稱OPT。這段期間,你可以遊山玩水,也可以把握時間找到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並請公司幫你申請工作簽證 (H1 Visa)。 這時候,個人能力、時機、運氣,各占了無法判斷的比重。有可能這個學生的能力很好,可是美國景氣不好,公司不雇用新人,所以留學生一直找不到工作,沒有工作卻待在美國是一個燒錢的代誌,所以一毛不剩的留學生只得返回家鄉。有時候運氣好,找到公司願意僱用你,可是老闆很摳,不想要幫你出簽證錢 (雖然才一兩千塊美金對公司來說是小意思),所以老闆百般刁難,覺得幫你辦簽證就是你一生的恩人,給你很低的薪水且覺得你應該以感恩的心為他做牛做馬。至於最好的狀況是,找到公司員工多的大企業,裡面有許多國際人士,所以公司對於簽證這種事情見怪不怪,僅當作另一項人事流程去處理,至於待遇跟薪水則跟美國人差不多,公司也不會有什麼簽賣身契的想法。也就是說,對你是一視同仁的。
我所遇到的,是第二+第三狀況的組合。我拿到還算不錯的薪水,但是老闆覺得幫我辦簽證是一個人情,我應該一輩子為他做事,即使公司裡面有瘋女人一直整我,我也應該要忍受。所以我離開了。當然離開時的場面也不好看,因為老闆覺得我忘恩負義,瘋女人趁機加油添醋,讓老闆覺得我離開時會把公司的內部檔案刪掉、偷公司的東西之類她自己會做的事情。長話短說,最後我離開了瘋人院,到了第三狀況的公司。那是一個很有體制的地方,裡面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地,像我這樣需要工作簽證的人也不是公司的負擔,而是一個正面的資產。好的設計師,好的人才都是公司的資產,公司知道這樣的人不好找,所以希望我們能開開心心的工作,而決定留下來。只可惜,我到那裏工作一年之後,全世界的經濟開始不景氣,美國也慘遭重擊,各大公司開始裁員。沒多久,我的工作也沒了。並不是因為我是外國人,只是因為公司無法負擔這麼多員工,所以需要減輕財務困難。只是這樣。
那我可以領失業補助金嗎? 雖然每個月薪水的30%都繳稅去了,但我不能享受任何社會福利,也無法領失業補助金。因為,如果去領取失業補助金,就必須要提出失業證明。但是我的工作簽證是與公司緊緊相連的。沒了工作,也代表我的簽證立即失效,我變成違法居留,是個沒有身分的Alien。所以我進入了一個兩難的地步,既沒有錢,也沒有工作,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趕緊找到另一份工作,讓公司幫我辦工作簽證。或是離開這個國家。那時候的美國,失業率節節高升,只要一有工作空缺,應徵者就如同求食的飢獸般湧來,淪不到我們。畢竟,如果一個美國人跟一個外國人,要求的薪水一樣,兩人能力也差不多,公司當然會僱用美國人啊。光是省掉辦理簽證的費用跟精力就划算了。且不只是公司本身,美國政府也開始保護自己人。有許多正在申請綠卡的人,綠卡程續被暫停或是取消,因為,工作綠卡的旨意是「因為在本地找不到這樣的人才,所以雇用外來人士」。在這個人人都失業的時候,怎可能找不到本地人才呢?
「回到亞洲後,我發現我們要在哪裡工作都好容易。」我跟悠悠說。回台灣工作對我來說當然不是問題,而到中國、香港,也是很容易的。工作簽證? 沒問題的。不需要律師,不需要提供繁雜的文件,只要我找到工作,一切都很簡單。「有一次在香港,我竟然在酒吧遇到以前在紐約的同事。一個美國女生。她跟我說,她在我之後被裁員,只好搬回家裡跟父母住 (對美國人來說是很糟的狀況),之後因為朋友的建議,所以到香港來找工作。她告訴我,她遇到很多困難,很多公司覺得她只是個想體驗人生的美國人,不會久留。雖然最後她找到工作了,但是辦工作簽證也花了不少時間,她覺得很挫折。」我頓了一下,繼續說,「其實我聽到時有點幸災樂禍。你們這些美國人,終於體會到辛苦了吧。跟美國的工作簽證比起來,亞洲國家的簽證已經是非常簡單了欸,這麼一點小挫折就哇哇叫,那我們怎麼辦?」
悠悠點點頭說,「外國人要在日本工作也非常簡單。簽證很容易辦,作業時間快,還有,在日本只要待了十年,繳了十年稅,你就變成日本公民了。」
「跟香港很像。香港只要七年就好了。」我說。公司有好幾個老外都快拿到公民證了。並不是說成為日本公民或是香港公民比較高級,而是我們在這些國家工作、繳稅,卻無法享受到福利,很不公平。成為公民代表著我們可以得到同樣的社會福利。
「這裡的失業補助金是外國人也可以拿的噢。」悠悠聽我說完無法領失業補助金的窘境,這樣告訴我。「還有,不只是被公司裁員才可以領失業補助金,若是你辭職了,暫時不想工作,一樣是可以領補助金及健康保險的。」日本的失業補助制度可以補助原薪水的50%-80%,並可領取六個月到一年之久。當然會有一些限制,比如說臨時工、短期合同顧問無法享受這樣的福利。
不過,雖然聽起來在日本工作能得到許多保障,我們這些外國人也不會受到刁鑽的簽證問題為難,在日本工作還是很辛苦的。「我之前曾經應徵了一份工作。是到一間著名的婚紗公司當助理。」我們走到六本木的時候,悠悠指著某棟樓跟我說。「很多亞洲女明星都穿過這家公司的禮服,大S的婚紗就是這間公司設計的。」悠悠補充說明。不過我對於這些事情的敏感度很低,只能搖頭表示不清楚。
「不過我做了三個月,適用期結束後就辭職了。」
「為什麼?」
「一星期五天,每天晚上都到十點十一點才下班。週末手機一定要開機,以防有緊急事件需要進公司幫忙。至於年休呢,一年有十天,可是主管跟我說,從沒有人休過的。」悠悠癟著嘴說。日本是一個職場倫理很重的地方,如果前輩們都沒休假,下屬怎麼敢休呢。我看著悠悠,想起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
「我辭職後,老闆打電話給我。因為他想要我繼續幫他工作,想挽留我。他問我離職的原因是什麼,我很直接地回答他。我不想繼續待在那了,所以講實話也沒關係。我告訴他,是因為工作時數太長的關係。結果他跟我說,如果週末不想到公司來的話,可以用年假休息喔。」
「神經病喔!!!週末本來就是假日,為什麼還要用年假?」我大聲地喊著。悠悠看著我,露出無奈的表情。不過我也很清楚,這個邏輯是悠悠的老闆不能瞭解的。就像是以前的我無法瞭解為什麼美國同學都吃冷冷的三明治跟沙拉當午餐,而不是熱騰騰的便當一樣。那是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的工作邏輯。悠悠的老闆,或是許多日本老闆,是吃米飯跟味增湯長大的,無法瞭解那個三明治的世界。並不是說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只能說,那是不同的世界,兩個世界說的是不同的語言,無法溝通。不過已經在西方世界工作過的悠悠,還有我,已經習慣三明治跟沙拉了。所以呢,我離開了上海,那個我也差點要把年假用在週末的辦公室。悠悠呢,現在還在東京努力著。「雖然這裡不像紐約有許多有趣的人,不過,還是很舒服的。」
「是啊,日本人的周到服務態度,還有好像會發光的漂亮商店及街道,真的讓人覺得很舒服。」我說。雖然這種偏執的工作方式很折磨人,但是當你是享受的那一方的時候,還是挺不錯的。
希望悠悠在那個閃閃發光的城市中也能慢慢的發光喔。
--------------------------------------------------------------------------------------------------------------------------------------------
2011 東京暴走日記 (請按以下標題)
DAY1 |
DAY2 |
DAY3 |
|
||
DAY4 | DAY5 | DAY6 |
DAY7 | DAY8 | DAY9 |
--------------------------------------------------------------------------------------------------------------------------------------------
留言列表